
7月23日下午,虽然阴雨连绵,但张掖黑河流域大满农田生态监测站内,公司创始人屈永华教授热情的向来自科技部和生态环境部的专家们展示了星视图的两款代表性产品:服役长达7年以上的全自动叶面积指数监测系统与全新的生物观测智云犬,并实时展示数据。这一老一新,勾勒出生态监测技术从“守”到“行”的清晰轨迹。

一、基石
分布式叶面积指数监测系统
作为公司早期核心产品,在张掖广袤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这套分布式系统通过传感器节点自动连续测量植被透过辐射,结合多角度辐射透过模型反演叶面积指数,在黑河流域成功实施了首次大范围、长时序的叶面积指数地面验证实验,建立了结合地面观测、卫星数据和动态模型的遥感参数反演框架,它成功解决了传统叶面积观测的数据可用性差、单一时相等痛点。

分布式组网
通过科学布设固定监测点位网络,实现对区域植被生长状态的长时间稳定自动测量;
无人值守观测
具备自动组网与数据传输能力,适合野外台站长期连续运行;
算法精度保障
基于黑河流域大范围验证实验构建的反演框架(数据已开放共享网址:http://www.tpedatabase.cn/);
学术价值沉淀
技术成果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被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顶刊引用。
二、 跃升
生物观测智云犬
最新研发的生物观测智云犬,代表了生态监测的移动化、智能化突破。它深度融合机器人技术与专业生态观测设备,多次亮相国内外科技展会与公众科学日活动,深受大众喜爱和专家认可。

自主灵活
具备自主导航、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能力,可在复杂地形(≤30°坡,15cm越障高度)自由移动,按需抵达观测点,自主规划采集时间与路线;
功能集成
一台设备集成视频图像采集、雷达环境扫描、生物观测(如物候指数、叶面积、覆盖度、种类识别、树高、胸径、植物的结构参数等计算)等多种任务,实现多参数协同实时采集与计算;
动态响应
显著提升观测灵活性与效率,特别适用于应急监测、移动核查、特殊区域探查等固定设备难以覆盖的场景。
三、 协同进化,共筑生态感知网
屈老师强调,新旧设备并非替代,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固定系统是“静默守护者”
持续供电,提供长期、高精度的背景数据流,是生态研究的稳定锚点;
智云犬是“灵动观察者”
以机动性拓展监测边界,实现按需、动态的数据获取,增强网络响应力;
融合价值
二者的数据融合(如智云犬核查固定点数据、补充特殊区域信息),将构建更完整、更智能的生态物联网感知网络,让科研也可以变得很好玩!
四、 结语
从扎根一隅的分布式固定站,到灵动自主的观测智云犬,技术的演进始终服务于一个目标:更精准、更高效地解读自然。无论是老设备的稳定坚守,还是新机器的灵动探索,都体现了公司在生态监测领域持续深耕、务实创新的技术积累。未来,这种“固定+移动”的协同模式,将为生态保护与研究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洞察力。
Comments are closed